
Peggy(30後傷友)
自從受傷後,日常生活時時需要他人協助,我忍不住開始懷疑失去功能的自己還有存在意義嗎?為了不讓日漸衰老的父母辛苦擔憂,為了不成為家中的累贅,必須要突破自我。因緣際會下來到基金會工作,讓暗淡無光的生活開始增添了色彩,也看見了自己存在的價值!工作服務助人助已、肯定自己存在價值;有穩定的工作收入、減輕家中經濟負擔;能自我提升業務所需的相關知識與技能。
非常珍惜擁有這份工作,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其他傷友 "重建生活、建立自信、回歸社會",而自身同為傷友的經歷,更能了解傷友們需要的是什麼,但服務過程中常是外人所想像不到的困難、艱辛,希望自己微小的力量,盡可能發揮出最大的協助。

小瑋 (30 初傷友)
受傷後,每天從家裡往返醫院,是我的照護日常,手足功能變差了,生活起居一整天都需要看護協助,故多了一筆龐大的生活開銷;加上工作無法再繼續,這樣的打擊下經濟無不是一種重大的壓力,出門旅行更是不可能,每天只能思考著如何減少日常開銷、如何復健膽心自己是否可以回到職場,以便減輕家人的負擔。
受傷三年多,一個機會來到基金會工作,在這裡可以繼續將自己的背景專長(資訊相關)運用在網路行銷,我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組合搭配,如今網路行銷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,而有資訊專長的我,希望透過網路讓社會大眾認識我們,這是一個難得並可以好好發揮所長的機會,我非常榮幸能將我所學的知識繼續貢獻給社會,幫助同為脊髓損傷的朋友,也讓我找回自信與笑容,非常感謝各界的幫助,也謝謝基金會。

騰皓 (20後傷友)
17歲時我還是個普通的高中生,一場車禍讓我的人生從零開、變成年輕的脊損傷者。初期是讓人折磨的,但經過生活重建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可以不需他人保護、掌有自主權的。是家人及老師、同學的關愛及鼓勵,使我在傷後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即復學回到校園,是學校友善的無障礙環境,讓我沒有花太多時間適應就學成長的環境障礙。我把省下的時間花在更多培養自己及與社會對話的能力,我是歌手、我是人生紀錄者。
但隨著傷齡不斷增加,身體機能大不如前,伴隨著神經痛、張力、泌尿道感染、褥瘡等等後遺症,跟醫療完全脫節不了關係,最擔心的就是經濟狀況。
如今我以自身經歷參與在脊損基金會的服務行列,,從學習關懷訪視傷友、給予情緒支持,讓我知道傷友其實需要有人跟他們聊聊天,不僅僅需要實質的資源協助,更多的是情緒抒發。
從訪視員身分轉換至行銷專員,從實際接觸到現在我把這些歷程影像化,記錄這些畫面是讓大眾知道有這麼多人是需要被看見的。我27歲,我用我的歌聲和作品告訴大家:「不要對人生放棄希望,勇敢前進,你踏出一步就會與神蹟相遇!」讓我們一起:挺。勇敢!
基金會長期幫助傷友生活重建,讓我們在求職上順利就業也增進自信,不需再擔心經濟問題,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我自願來此任職、坦露個人的工作日常,並邀請大眾與我們攜手共創傷友的未來。